风雨无阻向前沿 ——武汉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全球第13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全世界创新指数显示:武汉在科技集群领域连续6年保持上升态势。
殷殷嘱托,字字千钧。作为国家长期布局的科教重镇,武汉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以科学技术创新之“新”,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
代表国家竞争力,面向全球突围,武汉从未缺席:一大批原创成果喷薄而出,一项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加快构建。
半个多月前,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光纤光缆大会上,长飞光纤自主研制的空芯光纤成为焦点。
这一技术用气体替代玻璃传输,创下多项光通信传输纪录。“这不仅是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下一代光通信的颠覆性技术。”长飞光纤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说。
如今,长飞光纤成为全世界唯一掌握三大主流预制棒制备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在位于武汉光谷大道的长飞光纤产业大楼内,展示大屏上不断跳跃的数字显示,长飞光纤生产的单根光纤预制棒可以拉10000多公里光纤,保持着全球最高技术水平,主要经营业务市场占有率连续8年世界第一。
“无论是争第一还是守第一,关键是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庄丹说,在下一代光纤领域,我们依然可以自豪地跟汇报,长飞光纤已实现国内领先,进入全球第一方阵。
从一簇光束到一条光链再到一个世界级光集群,以长飞光纤为代表,武汉牢记嘱托,始终将创新摆在重中之重,突破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核心技术,刷新了一项又一项世界纪录,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
一束光传导上千公里“不走样”,今年8月,光迅科技与华中科技大学等联合发布单跨距1002.75公里无中继光通信传输最新成果,突破了该领域传输距离的世界纪录。“科学技术创新,正为未来通信网络铺设更坚实的基础。”光迅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在光模块生产线作业。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在武汉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首款国产化110GHz电光强度调制器产品已获多家产业客户验证和订购。此前,相关这类的产品被国外公司垄断。“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实现更多细分领域的率先突围。”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器件技术部经理王栋说。
不仅要做技术的引领者,还要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同样是在8月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第十三研究组瑞士日内瓦全会上,总部在武汉的中国信科牵头完成“新三网融合”的国际标准,为未来全球信息通信网络架构给出“中国定义”。
“继续把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快速推进信息通信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抢占新时期全球信息通信产业战略制高点。”数月前,在光谷举行的一次报告会上,中国信科党委书记、董事长鲁国庆的话音未落,台下掌声雷动。
创新引领,这束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更加闪耀。今年1—9月,武汉光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超3000亿元,同比增长15.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增速和贡献均位居工业各行业首位。
时隔数月,回忆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在九峰山实验室完成中试验证时的场景,华工激光半导体产品线总监黄伟依然难掩激动。
这是我国首台核心部件100%国产化的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在精度和效率上均达国际领先水平。黄伟说,“我们正是按照的要求,以研发创新拓展新空间。”
今年,深耕光电子信息产业25年的这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新赛道上又实现新突破。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马新强说,独树一帜也带来更多向上空间。华工科技要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勇做新时代科学技术创新的排头兵。
以国家战略布局为引领,在“中国光谷”,全国唯一以“光”命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几代人接力前行,不断拓展光电子信息技术突围空间。
今年2月,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在湖北九峰山实验室下线,这是目前全球综合性能最优的光电集成芯片。去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的九峰山实验室,聚焦于化合物半导体研发与创新,已吸引近30家半导体链条企业比邻而居,一批先进半导体技术相继突破。
一枚仅黄豆大小的芯片,湖北光谷实验室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研发团队,利用新技术做成“视觉芯片”,装到手机、检测器上,就能看见肉眼看不到的“真相”,这是国内首款胶体量子点红外探测芯片,目前已完成中试。这仅是光谷实验室“井喷式”创新成果之一。
珞珈湖畔,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带领团队另辟蹊径谋突破,创造性地研究出中国第一个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和室内外一体化亚米级手机导航定位系统,让中国的北斗卫星多项技术性能超越GPS。
喻家山下,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突破多项脉冲磁场参数世界纪录。该中心主任李亮说,“我国强磁场实验条件已经从‘受制于人’到‘授之予人’。”目前,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优化提升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武汉新城,光谷科学岛大科学装置聚集区建设正酣。其中,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大科学装置,能为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工程建设加速向深部拓展提供科技支撑,打造未来“中国地镜”,预计年底建筑工程全面建成。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带领团队研发出了65000通道、双向的脑机接口芯片。我们的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武汉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这两年有了新身份。由黄立创立的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拿下全球首款6.5万级通道电极等多个首创。未来,这项技术还可以实现控制鼠标、对记忆进行存储等,科幻小说里出现的场景,正在变成现实。
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展示一枚双向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微针阵列。
今年,武汉出台促进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选取未来显示、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13个细分领域,布局“武汉未来产业地图”。
10月29日,国内首台拥有量子安全芯片的云电脑——天翼量子信创云电脑正式对外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红星认为,“中国量子科技处于世界第一梯队,武汉也成果频出。”
在TCL华星武汉,全球首条采用印刷OLED技术生产显示屏的产线已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首款应用于医疗设施的显示屏成功试产,计划在2024年底前启动量产。在这条产线上,屏幕像纸张一样被“打印”出来。
这一成果,离不开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尹周平团队的多年攻关。
5月21日,在我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武汉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首颗专门为城市定制的专用光学遥感卫星,突破了“无控制点高精度定位”等核心技术难题,发力商业航天新赛道。担任这颗卫星首席科学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说:“只有敢想敢试,才有机会达到目标。”
以“武汉所能”服务“国家所需”。今日的武汉,扛牢中部重镇使命担当,创新活力迸发,创新热潮涌动,科学技术创新的“关键变量”正成为城市高水平发展的“最大增量”。
(长江日报记者李琴 陈智 郑汝可 通讯员胡昕 高翔 黄珊珊 余小小 摄影记者高勇 周超海报设计张莉)
【大国粮策·强农报国】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培养智能育种人才,推动育种技术革命
【大国粮策·强农报国】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薛红卫:智慧农业,引领农业发展新时代
【大国粮策·强农报国】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孔照胜:以学促干重实践 产教融合谋发展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这里面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在数字化快速的提升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长期以来,科学界一致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AI、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涨的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发布——晒晒中国空间站的亮眼“成绩单”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层次地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国务院近日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2007年2月24日审议通过后,时隔17年迎来的首次修订。
寒冬时节,一踏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的生态草莓农场大棚,就感受到扑面的宜人暖风,嗅到阵阵花果甜香。“红颜”“黑珍珠”“白雪公主”……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